| 注册
home doc ppt pdf
请输入搜索内容

热门搜索

年终总结 个人简历 事迹材料 租赁合同 演讲稿 项目管理 职场社交
  • 1. 第三章 感觉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视觉 第三节 听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 2.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作用: 1、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 2、保持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是高级的、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剥夺实验:
  • 3. 感觉剥夺实验装置空气调节装置排气扇扬声器记录生理数据的导线护目镜耳机手套麦克风
  • 4. 感 觉 剥 夺 实 验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
  • 5. 1954年的实验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 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
  • 6. 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 7. 二、近刺激和远刺激 近刺激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 远刺激是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
  • 8. 感觉如何产生? 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部位反射弧能量转换器光能等神经冲动中枢
  • 9. 感觉信息传递
  • 10. 三、感觉的编码 (一)编码 编码是指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 11. (二)神经特殊能量学说(1) 该学说是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们缪勒(1801-1958)提出来的。
  • 12. (二)神经特殊能量学说(2) 1、观点 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各种神经的能量的性质有差别。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 13. (二)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3)2、根据 某些感觉器官受到不同刺激会产生相同的感觉,如眼睛受到光线的刺激,电刺激均能产生光觉;同一刺激作用于不同的感觉器官产生不同的感觉。如电流。
  • 14. (二)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4)3、评价 (1)根据现代神经科学研究的结果,大脑直接加工的材料是神经冲动。在这一点上,穆勒的学说有合理性。
  • 15. (二)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5)(2)是对“动物精气论”的超越,促进了对感觉神经生理学的研究;
  • 16. (二)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6) (3)穆勒承认感官的分化,但不知道感官分化的真正原因。同时,他提出的证据没有普遍性。感觉神经的分化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产物。
  • 17. (三)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 三个环节 1、刺激过程 对某种感受器来说,感受敏感的那种刺激,叫适宜刺激。由刺激引起感受器产生相应变化的整个过程,叫做刺激过程 .
  • 18. 2、传入过程 感觉器官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冲动实际上是经过编码的信息,它是由刺激能量转化而来的。
  • 19. 3、在大脑皮层上产生感觉 皮下中枢的初级加工 感觉代表区接受从丘脑来的信息 将信息送到联合区进行高级加工,产生感觉
  • 20. 感觉运动反射弧
  • 21. 四、感觉的分类根据感觉来自体内还是体外,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分为电磁能的,机械能的,化学能的和热能的4大类 临床上把感觉分为四类:特殊感觉 ;体表感觉:深部感觉:内脏感觉。
  • 22. 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感觉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内脏感觉)
  • 23. 五、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引起感觉的刺激范围称为感觉阈限,对刺激的反应能力称为感受性。
  • 24. (一)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二者之间呈反比关系。 E:绝对感受性 R:绝对感觉阈限
  • 25. (二)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JND):刚刚能够觉察出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 反比关系
  • 26. 韦伯定律韦伯定律: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增加量(即JND)与原有刺激量之间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 27. (三)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1、对数定律(费希纳定律)
  • 28. 理解公式感觉的大小(感觉量)是刺激强度(刺激量)的对数函数。 也可以认为:感觉的大小与刺激强度的对数呈正比。 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感觉强度按算术级数增加。 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 29. 2、乘方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S.S.Stevens) 数量估计法 :给被试一个中等强度的刺激,要求被试给这个刺激指定一个数值,然后以这个数值为基数,判断其他不同强度刺激的主观强度值。 最后计算出各种强度的刺激与被试的主观判断之间的关系。
  • 30. 公式斯蒂文森认为,刺激量与主观感觉量之间的关系是幂函数关系。 乘方定律:知觉到的大小与刺激剂量的乘方成正比 P=KIn P:感觉大小 K和n:常数(随着感官不同而不同) I:刺激的物理量
  • 31. 理 解站在自然历史角度看,感觉器官对不同性质的刺激的反应量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是人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电为有害刺激,必须敏感,判断线段长度与生活生产有密切关系刺激量与感觉量就必须大致相等 。
  • 32. 评 价 在理论上,它说明对刺激大小的主观判断可以根据刺激物的物理强度的乘方来标定。在实践上,它可以为一些工程计算提供依据。 但在不同刺激背景下,某种感觉乘方函数的指数是变化的。
  • 33. 第二节 视觉
  • 34. 一、视觉刺激(1)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因此对人来说,视觉非常重要。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毫微米的电磁辐射。也叫可见光 。 波长
  • 35. 光 源光源:宇宙中能够产生光线的物体 最重要的光源是太阳 珈玛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雷达广播频带交流电波长(米)可见光谱
  • 36. 一、视觉刺激(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可以产生从红到紫的各色光谱,这种现象叫作色散。 经过散光后不能再继续分解的光,叫单色光。是单一波长的光。混合起来有可得到白光。 我们接收到的光线,是物体表面反射出来的光线。
  • 37. (心理学,迈尔斯)白光三棱镜1、伽马射线;2、埃克斯射线;3、紫外线;4、红外线;5、雷达;6、无线电123 456波长以毫微米计(十亿分之一米) 减法 加法
  • 38. 一、视觉刺激(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可以产生从红到紫的各色光谱,这种现象叫作色散。经过散光后不能再继续分解的光,叫单色光。是单一波长的光。混合起来有可得到白光。 我们接收到的光线,是物体表面反射出来的光线。
  • 39. 光的色散
  • 40.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 41. (一)眼球眼球 :眼球壁 和眼球内容物 眼球壁 :外层:巩膜,角膜 ; 中层:虹膜(中间是瞳孔),睫 状肌和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视神经内段 眼球内容物:晶体,房水和玻璃体――屈光作用
  • 42. 眼球1
  • 43. 眼球2
  • 44. 眼球3
  • 45. 眼球4
  • 46. 眼球5
  • 47. 遮光作用(图)
  • 48. (二)  网膜的构造和换能作用网膜的最外层是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第二层是双极细胞和其他细胞。第三层含有神经节细胞。 感光细胞: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 二者在视网膜上的数量、形态、分布和功能都不同。 视觉色素的分解可以把光能转化为神经冲动。
  • 49. 感光细胞 杆状细胞(rod) 锥体细胞(cone)分布于中央窝以外的整个网膜上主要集中在中央窝附近 1亿个以上650万以上 不能辨别颜色,主要辨别黑白,有助于我们在黄昏的时候看到物体 适合在亮光下工作,产生颜色感觉和精细感觉。网膜上如缺少一种或数种锥体细胞,即会产生色盲现象
  • 50. 光是如何到视网膜的
  • 51. 中央窝(图)
  • 52. 生理性盲点
  • 53. 观察下图,按操作要求,测试一下你的盲点 ● 将头置于屏幕正前方20~30cm处;● 闭上左眼;● 用右眼盯着圆形图案;● 十字图形会在某个位置消失。
  • 54. (三)   视觉的传导机制三级神经元: 网膜双极细胞; 视神经节细胞; 外侧膝状体到大脑的枕叶纹状区。
  • 55. 传导过程的初级加工1、聚合作用
  • 56. 2、侧抑制现象相近的神经元彼此之间发生的抑制作用,即在某个神经元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再刺激相近的神经元,则后者所发生的兴奋对前者产生的抑制作用。
  • 57. 格雷厄姆的实验(1)1868年E.马赫发现马赫带效应,并提出了有关视网膜神经元相互作用的理论。
  • 58. 格雷厄姆的实验(2)1932年H.K.哈特兰和C.H.格雷厄姆在鲎(hou)眼(含有近1000个小眼的复合眼)上,用微电极记录了单根神经纤维的脉冲。 光照——小眼A——兴奋 光照——邻近的小眼B——小眼A的脉冲发放频率下降 小眼B的兴奋抑制了邻近的小眼A的兴奋,反之亦然
  • 59. 马赫带
  • 60. 明暗对比
  • 61. 视神经节(图)
  • 62. (四)   视觉的中枢机制枕叶纹状区(17区)——对信号初步分析 ——看到闪光 邻近17区的脑区对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看到形状,分辨方向
  • 63. 感受野(1)在视觉通路上,视网膜上的一个区域的光感受器(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通过接受光并将它转换为输出神经信号而传递给特定范围的神经节细胞、外膝状体细胞以及视觉皮层中的神经细胞。
  • 64. 感受野(2)我们称直接或间接影响某一神经节细胞、外侧膝状体细胞和视觉皮层细胞的某个区域的光感受器细胞的全体为该特定神经细胞的感受野(receptive field)。
  • 65. 特征觉察器指视觉系统中只对视野内确定位置上有一定特征的刺激形式产生最大反应的某些特殊神经元 20世纪J.Y.莱特文提出
  • 66. 青蛙的神经节细胞特征觉察器分类用近似自然环境的视觉刺激研究青蛙的神经节细胞的反应,并将这些细胞的特征觉察器分为5类:对比边界觉察器、凸边觉察器(又称蠕虫觉察器)、运动边界觉察器、变暗觉察器和暗度觉察器
  • 67. 其他研究鸽、兔视网膜的水平边和垂直边觉察器、运动觉察器、运动方向觉察器等等 觉察器的形成可能是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完成的,与环境刺激或视觉经验有一定关系 觉察器的活动可能是感觉的生理基础
  • 68. 视觉的产生全过程(动态示意图)
  • 69. 三、视觉的基本现象光线的基本特性有:波长、强度、空间分布和持续时间。我们的视觉系统在反应光的这些特性时,便产生了一系列视觉现象。
  • 70. (一)明度1、明度和视亮度: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一般来说,光线越强,看上去越亮;光线越弱,看上去越暗。 视亮度指从白色表面到黑色表面的感觉连续体。它是由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的,而与物体的照度无关。物体表面的反射率高,显得白;反射率低,显得黑。举例:不论在强烈日光下还是在昏暗灯光下,黑煤看上去总是黑的,这是由物体表面的反射率决定的。
  • 71. 2、明度的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视觉系统能够对大约从10-6烛光/平方米到107烛光/平方米的光强作出反应。超过107烛光/平方米的光强,对人眼有破坏作用;低于10-6烛光/平方米,人眼就不能觉察了。所以, 10-6烛光/平方米是视觉系统明度的绝对阈限。
  • 72. 明度的差别阈限在光强为中等强度时,合韦伯定律,即K=ΔI/I,其数值近似于1/100。在刺激极弱时为100/100在光刺激极强时,韦伯比值ΔI/I可缩小到1/167。 注意:明度的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的大小,都与光刺激作用的网膜部位有关。
  • 73. 明度与波长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锥体细胞对光谱的中央部分(约555nm)最敏感,对低于500nm和高于625nm的波长的感受性要差得多。 棒体细胞对较短的波长具有最大感受性。它们对短波一端较敏感,而对波长超过620毫微米的红光,几乎是不敏感的。
  • 74. 3、浦肯野现象 当人们从昼视觉向夜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波短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的不同变化。在昼视觉条件下,如果我们选择两个具有40%的相对光谱感受性的光线(例如,500nm的绿光和620nm的红-橙光),它们的明度看上去应该相同。如果这时将光强降低,改用棒体细胞来完成明度辨别,那么绿光就会比红-橙光显得明亮得多。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见到这种现象。例如,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同样亮当夜幕降临时,蓝花比红花更亮些。这种现象叫普肯耶(Purkinje)现象。
  • 75. 光谱光效率函数
  • 76. (二)颜色 1、什么是颜色 颜色(color)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之分。 广义的颜色包括非彩色和彩色;狭义的颜色仅指彩色。 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色调(hues)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对光源来说,由于占优势的波长不同,色调也就不同。如果700毫微米的波长占优势,光源看去是红的。对物体表面来说,色调取决于物体表面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选择性反射。
  • 77. 色调物体反射的光线中以哪种波长占优势来决定的,不同波长产生不同颜色的感觉 ;
  • 78. 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
  • 79. 饱和度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例如鲜红等。混杂上白色、灰色或其它色调的颜色,是不饱和的颜色。例如粉红等。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
  • 80. 颜色立体
  • 81. 2、颜色混合 颜色混合分两种: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 色光混合是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例如,将700毫微米的光与570毫微米的光混合得到橙色光线。 颜料混合是指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混合,或油漆、油墨的混合。如将红与黄的颜料混合配成橘红等。两种混合在性质上是不一样的。色光混合是一种。 加法过程;颜料混合是一种减法过程,即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
  • 82. 举例以黄与蓝的颜料混合为例,黄色颜料吸收了红、橙和蓝色光线,反射了大部分黄和少部分绿光线。而蓝色颜料吸收红、橙、黄光,反射大部分蓝光和少量绿光。当两种颜料混合时,由黄色颜料反射的黄光被蓝色颜料所吸收;由蓝色颜料反射的蓝光又被黄色颜料所吸收。结果只剩下绿色部分被反射回来,因而使混合后的颜料看上去是绿色的(下图)。
  • 83. 色光混合(图)
  • 84. 色光混合的三个定律 (1)互补律 每一种颜色都有另一种同他向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的颜色。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 红色+浅青绿色 橙黄色+青色 黄色+蓝色 绿色+紫色
  • 85. (2)间色律 混合两种非补色,便产生一种新的介于它们之间的中间色。如,红色与蓝色混合产生紫色,红色与黄色产生橙色等。
  • 86. (3)代替律 相混合的两种颜色,都可以由不同颜色混合后产生的相同颜色来代替。 如A+B=C;E+F=H C+H=A+B+C+D 代替律表明,不管颜色的原来成分如何,只要感觉上颜色是相似的,就可以相互代替,产生同样的视觉效果。
  • 87. 混色轮最常用的颜色混合实验仪器是混色轮,用混色轮可以混合出所有颜色。用红、绿、蓝三种基本色以适当的比例加以混合,可以得到光谱上的各种颜色。
  • 88. 3、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 色弱:对颜色的感受性降低,在刺激光较弱时,这些人几乎分辨不出任何颜色。 例如,在用红色与绿色的波长来匹配黄色时,有些人需要更多的红色,有些人需要更多的绿色,前者叫甲型色弱,后者叫乙型色弱。 色弱患者在男人中占6%,是一种常见的色觉缺陷,女性色弱较少。
  • 89. 色盲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 全色盲的人表现为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对彩色没有感受性。 部分色盲:包括红-绿色盲和蓝-黄色盲。红绿色盲更常见。蓝黄色盲较少见。 红-绿色盲的人在光谱上只能蓝黄两种颜色;黄-蓝色盲的人把整个光谱看成是红-绿两种颜色。
  • 90. 4、色觉理论 所谓色觉理论就是解释色觉产生过程和机制的理论。色觉理论主要包括三色说和4色说(对立过程理论)。
  • 91. (1)三色说 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T.Young)于19世纪初提出,1860年赫尔姆霍兹所发展的一种解释色觉的理论,称为杨-赫尔姆霍兹三色说。 该学说从红绿蓝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色调及灰色这一事实出发,假定在视网膜上有三种分别感受红绿蓝感受器。红色感受器对长波更敏感,绿色感受器对中波更敏感,蓝色感受器对短波更敏感。因此,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3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并按相应的比率产生各种色觉。
  • 92. 评价3色理论得到一些实验的支持。在色觉的研究上,三色论的贡献甚大,现在的彩色电视机,就是根据三色论的混色原理所设计的。 三色论,虽能以混色原理解释各种色觉构成的原因,但其缺点是对补色与色盲等现象,仍未能给予学理的解释。 为什么红与绿二色混合后会有黄色感?又为什么黄与蓝混合会有灰色感?单凭混色原理去解释,显然并非最合理的答案。
  • 93. (2)四色说 也叫做对立过程理论,最早是黑林于1874年提出来的。 他认为视网膜上存在3对对立的视素:白-黑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 在光的刺激下,异化的白-黑视素,引起神经冲动产生白色感觉;没有光的刺激白-黑视素其同化作用,引起的神经冲动产生黑色的感觉。
  • 94. 红光的刺激下,异化红-绿视素,产生红色感觉,绿光刺激则同化红-绿视素,产生绿色感觉。 黄光刺激异化黄-蓝视素,产生黄色感觉;蓝光刺激同化黄-蓝视素,产生蓝色感觉。
  • 95. 评 价该理论能够解释许多视觉现象,但它不能解释三原色混合能够产生光谱中的所有颜色这种现象。 以上两种学说长期对立。近30年的生理学研究表明,色觉信息是按层次加工的。在视网膜水平上是按三原色理论发生的;冲动在视觉通路上的编码传递过程是按黑林的对立过程学说进行的。
  • 96. (3)多阶段说颜色视觉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视网膜有三组独立的锥体感色物质,它们有选择地吸收光谱不同波长的辐射,同时每一物质又可单独产生白和黑的反应。在强光作用下产生白的反应,无外界刺激时是黑的反应。
  • 97. 第二阶段,在神经兴奋由锥体感受器向视觉中枢的传导过程中,这三种反应又重新组合,最后形成三对对立性的神经反应,即红或绿、黄或蓝、白或黑反应。
  • 98. 总之,颜色视觉的机制很可能在视网膜感受器水平是三色的,符合杨-赫姆霍尔兹的学说;而在视网膜感受器以上的视觉传导通路水平则是四色的,符合赫林的学说。
  • 99. 颜色视觉机制的最后阶段发生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在这里产生种颜色感觉。颜色视觉过程的这种设想常叫做“阶段”学说。我们看到,两个似乎完全对立的古老颜色学说,现在终于由颜色视觉的阶段学说统一在一起了。
  • 100. (三)视觉中的空间因素 视觉受刺激的空间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系列的现象。
  • 101. 1、视觉对比 (图)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分为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
  • 102. 视觉对比1 (图)
  • 103. 视觉对比2
  • 104. 明暗对比是由光的强度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视觉经验。
  • 105. 颜色对比颜色对比是指物体的颜色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方向变化。
  • 106. 2、马赫带在明暗交界处,查处在两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是由侧抑制造成的。
  • 107. 3、视敏度 视觉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即视力。用视角大小来表示。越小,视力越好。 分为:最小可见敏度,最小间隔敏度,游标敏度。
  • 108. 颜色后效color after-effect 当人较长时间注视一种颜色后,再看其它物体,就会发现其它物体都会带上这种颜色的补色,这种现象就是颜色后效,又称麦克劳效应。
  • 109. (四)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1、视觉适应 (1)暗适应 从明亮到黑暗处 20~30分钟 视网膜的敏感度逐渐增高
  • 110. 暗适应曲线
  • 111. (2)明适应 由暗处走到阳光下 几秒钟后才能恢复正常 感受性下降
  • 112. 2、后像 当刺激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 正后像:保持着原来刺激物所具有的同一品质 负后像:后像的性质与刺激的性质相反 注视十字约1分钟。将视线移至远处墙上,可见到比原图较大的视后像。如将视线移至手心或一小纸片,将可见到比原图较小的视后像。
  • 113. 后像2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 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灯泡右边的区域(或者任何白色的区域), 你将看到灯泡发光了!
  • 114. 后像3绿花红叶,还是红花绿叶? 描述: 注视图形一分钟,再看一个白色的背景,你看到了什么?
  • 115. 3、闪光融合 把断续的刺激看成连续的刺激,就是闪光融合。 在生理心理学中常常把临界频率和感受性一道,看作是标志视觉机能的重要指标。
  • 116. 4、视觉掩蔽 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该效应称为视觉掩蔽。
  • 117. 第三节 听觉  听觉(auditory sense)重要性仅次于视觉。在亮度不足的情境之下,视觉功能失效,听觉则不受影响;在空间受限制时(如隔离视线),听觉仍可发挥功效。  人际间的社会关系,主要靠听觉做为沟通管道;听觉障碍者,社会关系孤立,在人际适应上,较之视力障碍者更为困难。
  • 118.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19.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20.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21. 一、听觉刺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声音的物理特性可以用振幅,频率和波形来描述。  引起听觉的刺激是声音。声音的物理特征为声波。  与光波不同的是,光波在空气中与真空中均能传递,但不能通过固体物质传导;而声波则必须藉介质(或称声媒)传导。  声波的介质可为气体、液体和固体。声波的传送度远较光波为慢,因介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 122. 振 幅指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测量声音的物理强度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来表示。单位为巴。1巴=1达因/平方厘米,也用声压水平表示,单位是分贝。
  • 123. 频 率频率指发生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周/秒),单位是赫兹(Hz)。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16Hz~20000Hz,这是听觉的适宜刺激。
  • 124. 波形声音振动的波的形状 最简单的波形是正弦波 根据波形和振幅是否有周期性的振荡,把声音分为乐音和噪音. 根据声音是单一波形或者是多种波形的混合,把声音分为纯音和复合音。
  • 125. 口哨和爆破
  • 126. 单簧管的波形
  • 127. 钢琴上的中音C波形
  • 128. 人的嗓音波形
  • 129. 声音的振幅,频率和波形
  • 130. 声音的心理属性物理属性心理属性 频率(frequency)音调(pitch)/音高振幅(amplitude)音强(loudness)/响度复杂度(complexity)音色(timbre)
  • 131.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一)耳的构造与功能 人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耳廓,耳道 中耳: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和整圆窗 内耳:前庭器官和耳蜗 基底膜上的毛细胞是听觉的感受器。
  • 132.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33.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34. 耳朵结构(图)
  • 135. 声音的三种传导生理性传导是指声音从外耳道经过中耳的传音装置,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振动。 空气传导是指鼓膜振动引起中耳室内的空气振动,然后经过整圆窗将振动传入内耳。 骨传导是指声音由颅骨传入内耳。传导效率较差。
  • 136. (二)听觉的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毛细胞的轴突离开耳蜗组成了听神经,到丘脑的外侧膝状体,又经两条通路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听觉核心区与第二级区。 听觉输入是一对侧为主的双侧投射
  • 137. 三、听觉的基本现象(一)   音调 音调主要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 1000~4000Hz频率的声音人耳最敏感。 音调的下阈16Hz,上阈是20000Hz。 音调的差别阈限为0.3%,能分辨1003和1000的差别。
  • 138. (二) 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1、频率理论(电话理论) 1886年由罗·费尔德提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振动的次数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研究发现,人耳基底膜不能做每秒1000次以上的振动,不能解释人能接受1000Hz以上的声音。
  • 139. 2、共鸣理论(位置理论)由赫尔姆霍兹提出 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短纤维对高频声音发生共鸣;长纤维对低频声音发生共鸣。 人耳能够接收的频率范围在16~20000之间。高低音之比为1000:1,但纤维的长短之比为10:1,与频率不相应。
  • 140. 3、行波理论冯·贝克西提出 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逐渐增高。振动进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
  • 141. 4、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提出 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以下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对它们单独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以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用齐射原则可以对5000Hz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频率超过5000Hz,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 142. 神经齐射原理
  • 143. (三)   音响主要由声音强度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 音响与声音频率也有关 等响曲线(P111)
  • 144. 等响曲线
  • 145. 音 色 音色也叫音质,决定于声音的复杂度。  由正弦波得到的声音是纯音。平常所听到的声音,很少是纯音,多数含有不同频率与不同振幅的多种声波混杂在一起,称为复合音。  各种不同频率与不同振幅的声波组合在一起,成为有规律的振动,其所产生的声音,即为乐音,否则即构成噪音。
  • 146. 听觉的心理现象
  • 147. (本页无文本内容)
  • 148. 四、声音的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称为声音的掩蔽。
  • 149. 特 点高频对低频的掩盖作用小于低频对高频的掩盖作用 女性声音对男性声音的掩蔽 强度大的声音掩盖强度小的声音 强度越大,掩盖的频率范围越大
  • 150. 第四节 其他感觉一、皮肤感觉 (一)肤觉的概述 皮肤受到物理或化学刺激所产生的触觉、温度觉和痛觉等皮肤感觉的总称。
  • 151. 皮肤一般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含有各种感受器,如克劳斯球、罗佛尼小体、巴西尼小体、迈斯纳小体等。 人们通常将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看作是几种基本的肤觉。19世纪80年代,M.布利克斯、H.H.唐纳尔森和A.戈尔德沙伊德尔分别发现,一定的皮肤点只对一定种类的刺激发生反应,并产生相应的感觉;
  • 152. 例如,一些皮肤点只对机械刺激发生反应,并产生触觉,另一些皮肤点则对温刺激产生温觉,或者对冷刺激产生冷觉。M.von弗赖1894年发现,一些皮肤点受到刺激只产生痛觉。
  • 153. 根据不同的皮肤点产生不同性质的感觉,同一皮肤点只产生同一性质的感觉而确定有触、温、冷、痛等4种基本的肤觉。这些相应的皮肤点称为触点、温点、冷点和痛点。
  • 154. 这几种感觉点在一定部位的皮肤上的数目是不同的,其中以痛点和触点较多,温点和冷点较少。并且同一种感觉点的数目在皮肤的不同部位也是不同的。
  • 155. 实验研究还发现,刺激强度的增大可以导致相应的皮肤感觉点数目的增加;局部麻醉可以使肤觉按照触觉、痛觉、温觉、冷觉的顺序消失,而恢复时的顺序则相反。 这个结果支持了触、温、冷、痛为独立的肤觉的观点。
  • 156. (二)触压觉触-压觉是触觉和压觉的统称。它们是皮肤受到触或压等机械刺激时所引起的感觉。 人触压觉感受器在鼻、口唇和指尖分布密度最高。
  • 157. 触 觉 触觉( sense of touch)或压觉( sense of pressure),是皮 肤表面承受某物体压力或触及某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  触觉的产生分为两种 被动触觉(passive touch):物体置于皮肤上所生压力而致 主动触觉(active touch):当事人以肢体主动接触物体而致
  • 158. 触压觉感受器可以为游离神经末梢、毛囊感受器、迈斯纳小体、鲁菲尼小体和梅克尔盘等。
  • 159. 触 点 皮肤上产生触觉的感受器,并非平均分布于皮肤的表面,而是成为很多小点的方式散布著。只有在这些点上才有触觉。这些小点,称为触觉点(touch spot)或压觉点(pressure spot)。  引起触觉的刺激强度,因身体各部位敏感度的不同有很大差异:舌尖、口、唇、指尖等部位,比肩、背、臀、腿等敏锐。
  • 160. 如何知道身体不同部位的敏感性? 两点阈限(two-point threshold)法:使用可调整距离的双脚仪,置于身体之不同部位,用以测量受试者的触觉,并由之辨别所感到的是一点还是两点。如很短的距离即可辨出是两点,即表示该部位的皮肤上密集着较多的触觉的感受器,亦即该部位触觉较为敏锐。  手指最为敏锐,其两点阈限约在4— 5mm左右;脸部次之,约在5—10mm左右;肩部与背部较不敏锐,其两点阈限约在45— 50mm左右。
  • 161. (三)温度觉由冷觉与热觉两种感受不同温度范围的感受器感受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感觉。 温觉( sense of warmth)与冷觉( sense of cold)合称为温度感觉( temperature sense)。
  • 162. 温度觉感受器对热刺激敏感的叫热感受器;对冷刺激敏感的叫冷感受器。
  • 163. 分 布两种感受器在皮肤表层中,均呈点状分布,叫做热点和冷点,温度感受器在面部、手背、前臂掌侧面、足背、胸部、腹部以及生殖器官的皮肤比较密集。
  • 164. 多 少冷点多于热点,在面部的皮肤每平方厘米约有16~19个冷点,热点的数目比冷点少4~10倍。
  • 165. 适 应在一定范围的温度内,两种感觉表现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在发生适应时,对温度刺激的敏感度明显降低。 热感受器的适应只需几秒钟,但冷觉的适应则需几分钟以上
  • 166. 产生条件当外在温度高于皮肤温度0.4°C时产生温觉 外在温度低于皮肤温度0.15°C时产生冷觉。皮肤对冷的刺激比较敏感。
  • 167. 生理零度既不觉冷也不觉热的温度,称为生理零度(physiological zero)。 生理零度相当于皮肤表面的温度,一般在32℃左右(人体内的温度在37℃左右)。
  • 168. (四)痛觉痛觉是有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感觉。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是有机体内部的警戒系统,能引起防御性反应,具有保护作用。 但是强烈的疼痛会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甚至休克。
  • 169. 痛觉达到一定程度,通常可伴有某种生理变化和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人的痛觉或痛反应有较大的个别差异。 有人痛感受性低,有人则高。
  • 170. 痛觉与心理因素痛觉较大的个别差异与产生痛觉的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痛觉在民族、性别、年龄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影响痛觉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注意力、态度、意志、个人经验、情绪等。 痛觉带有很大的心理因素:注意、暗示、情绪、动机等心理状况,都会影响痛觉的感受。因此在某些情境之下,痛觉可由心理控制。 约有10%的截肢者报告,他们感到截肢处有严重和强的疼痛,这就是幻肢现象(phantom limb phemomenon, Melzack, 1992)
  • 171. 痛觉的特点 痛是和其他感觉糅和在一起,组成一种复合感觉。 其次,痛觉往往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恐怖、紧张不安等。
  • 172. 此外,痛觉还具有“经验”的属性。同样一个伤害性刺激,对不同的人员,可以产生在程度上甚至性质上差别很大的痛感觉。这是由于各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所造成的。例如,有人观察到:前线的伤员对于伤口并不感到十分痛,而当注射针刺入他们的皮肤时却大声呼痛;而另一些久病的人,则对于针刺注射并不在意。
  • 173. 疼痛性质分类 ①刺痛,又称快痛或第1痛。其特点是:感觉鲜明,定位明确,感觉迅速产生又迅速消失,引起较弱的情绪变化。
  • 174. ②灼痛,又称慢痛或第2痛。它表现为:痛觉缓慢地加剧,呈烧灼感,定位较差,持续时间较久,感觉难以忍受,常伴有较强的情绪反应。
  • 175. ③内脏痛和躯体深部痛,多半是酸痛、胀痛、绞痛等。有时很难描述,感觉定位很差,可引起强的情绪变化和内脏、躯体反应,如恶心等。
  • 176. 止痛方法 人类控制疼痛的方法主要有4种 :外科手术(通常是切割与痛觉有关的神经通路)、药物镇痛、生理学方法镇痛(如针灸、按摩等)和心理学方法镇痛(如暗示、催眠、安慰剂等)。
  • 177. 二、嗅觉和味觉
  • 178.   嗅 觉引起嗅觉(smell)的刺激是气化的化学物质。气化物靠空气扩散,故而嗅觉是距离性感觉;不必直接与刺激起源相接触,即可产生嗅觉。  嗅觉感受器,是鼻腔内的一些线形体。线形体从脑部之嗅球(olfactory buld)处下垂,止放鼻腔顶部。在线形体之末端,有毛状皮层,是为嗅觉皮膜(olfactory epithelium)。皮膜内的嗅觉细胞,即为嗅觉的感受器。
  • 179. 嗅觉适应性嗅觉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嗅觉的绝对阈限,随刺激时间的久暂,而有很大的变化某种气味初度出现时,即使该刺激强度甚为微弱,也能闻到(如煤气);但如气味持久存在,嗅觉也将因适应而变为迟钝。 嗅觉的适应,利害参半。 嗅觉敏锐度减低,使人在某些场地(如鱼市场)能维持其工作,不致遭受不悦气味的干扰,是为有利之点嗅觉敏锐度减低,有时对有害人体的气体缺乏警觉,吸收太多难免中毒,是为有害之点。
  • 180. 味 觉 味觉(taste)的感受器为味蕾(taste bud)。  味蕾是一种球状的感觉神经细胞;该种细胞多数集结在舌尖、舌面及舌侧三处,少数散布在口腔内部。  引起味觉的刺激为液体物,如刺激物本身非属液物,也必须经唾液使之液化后,始能产生味觉。  只有液体才能渗入舌部的味蕾,引起感觉细胞的神经冲动。
  • 181. 味觉的种类人类的基本味觉,至少有酸甜、苦、咸四种。 研究发现,人类存在第五种味觉-UMami鲜味(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是对于味精味道的感觉,在富汗蛋白质的物质如肉、海鲜和陈年的奶酪中可以发现。 味觉并非只有一种感受器,舌上的味蕾是分工专司的甜在舌尖酸、咸在舌两边苦在舌根 正常人的味蕾数量在500-10000个,品酒师多一些 味蕾的生命周期为1到2周,抽烟喝酒会降低味蕾的感受性
  • 182. 舌头
  • 183. 舌头表面乳头的放大
  • 184. 味蕾的扩大图
  • 185. 三、内部感觉 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 186. 动 觉 动觉(kinesthesis)是因身体活动而产生的一种感觉。 它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及肌肉的紧张程度。  有动觉才会觉知身体各部分相对位置的变动;正常人的手眼调和动作,是视觉与动觉的联合作用;至于盲人的动作,就全靠听觉、动觉与触觉的合作。
  • 187. 动觉感受器动觉的感受器是肌肉、肌肤、关节三种。在身体活动时,肌肉与肌腱的扩张与收缩,以及关节之间的压迫,产生刺激,引起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而生动觉。  一般将动觉解释为回馈(feedback);意指由身体某部位的动作而形成刺激,然后再由身体该部位的感受器向中枢回应刺激的结果。  举步上台阶时,左脚落下之后右脚继而提起,两脚之起落调节,完全要靠动觉。
  • 188. 平衡觉平衡觉( equilibratory sense)是职司身体定向的感觉  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半规管与前庭半规管是反应身体旋转运动的器官,前庭则反应直线加速或减速的器官。 半规管共有三个,彼此连接互为垂直,分别对应掌理空间之三个向度。管内充满液体,内浮有丛生的毛状细胞,其功能即在反应头部的平衡。当头摇动时,管内的液体亦随之摇动,毛状细胞随之摇曳屈伸,因而引起感应产生神经冲动,继而经神经纤维传入小脑。
  • 189. 前庭前庭介于耳蜗与半规管之间,内部充满液体。液内除毛状细胞外,并有细小石粒,称为耳石(otolith)。 耳石为碳酸钙颗粒,藉耳石的重力作用与惯性作用,对毛状细胞产生压力,从而产生神经冲动。  在平常的压力下,有直立的感觉,若身体活动或上升下降时,压力改变,即产生失去平衡的感觉。  前庭内的毛状细胞与神经纤维相连,可将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中主控身体平衡的小脑。小脑为中枢神经系统中主控身体平衡的器官。
  • 190. 内脏感觉又称机体觉,是对机体饥、渴、痛、温等状态的感觉。其感受器位于脏器壁上。它们将内脏的活动及变化信息传入中枢。   当人体各内部器官工作正常时,各种感觉便融合形成所谓人的自我感觉。一般情况下,内部感受器的冲动传至大脑皮层,即被外部感受器的冲动掩蔽了,没有能够在言语系统中得以反映。只有当内部器官受到特别强烈的刺激,内部感受器发放的冲动很强,机体觉才变得鲜明,处于优势。
  • 191. 内脏感觉的特点 内脏传入冲动引起的意识感觉是比较模糊的、弥散而不易精确定位的
  • 192. 第五节 感觉的相互作用 各种感觉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该刺激的性质,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以及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会对这一刺激的感受性产生影响。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以及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对感受性的影响,叫感觉的相互作用。
  • 193. 一、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中的其他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叫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 194. (一)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这是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在时间上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后继刺激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195. (二)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 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继时对比。
  • 196. 二、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对一个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同时受到刺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而强烈刺激能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 微光可以提高听觉感受性,强光会降低听觉感受性。 微痛刺激、某些嗅觉刺激可以提高视觉感受性。 呈现音乐可以降低牙科手术中的病人疼痛。
  • 197. 三、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视觉缺陷可提高听觉、触觉感受性
  • 198. 四、联 觉联觉指的是一种感觉引起另外一种感觉的现象。 纳博科夫,音乐家看乐谱可以听到音符。视听联觉。 阿凡提要求店主在夏日将墙壁刷成兰色,冬日为粉红色。  颜色联觉:冷色调和暖色调
  • 199. 色彩对味觉的影响。 三杯咖啡分别用黄、绿、红三种颜色的杯子装。一般认为,黄杯子的咖啡淡,绿杯子咖啡带酸味,红杯子的咖啡味道浓郁、芳香可口。 
  • 200. 色彩对听觉的影响 在绿光照耀下提高人的听觉感受性,红光会降低人的听觉感受性。 橙色光照耀下手的握力比平时强,在红光照耀下则强很多 在红光照耀下用手轻敲的速度比兰光下块。 在红光照耀下的物体看起来比在蓝光下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