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home doc ppt pdf
请输入搜索内容

热门搜索

年终总结 个人简历 事迹材料 租赁合同 演讲稿 项目管理 职场社交

高考数学-数列中一类元素交并问题

高***了

贡献于2020-04-17

字数:10962 关键词: 数学 答案

数列中类元素交问题
数列中类元素交问题实际考查思想方法公倍数余数分析法二项式定理应
类型 两等差数列取交集数列问题
典例 1 数列{ }na 通项公式 2 3
2n
na   数列{b }n 通项公式 nb 53 4n   .
设集合 *{ | 2 }nA x x a n N   *{ | 4 }nB y y b n N   .等差数列{ }nc 项 1nc A B c 
A B 中数 10265 125c    求{ }nc 通项公式.
答案 7 24nc n 
解析意 *n N 2 2 34 12 5 2(6 1) 3n na n b n n          ∴ B A ∴ A B B
∵ 1c A B 中数∴ 1c 17  设等差数列{ }nc 公差 d
∴ 265 17 9 125d      527 129 d    4 nb 12 公差等差数列
∴ *12 ( )d k k N   ∴ 24d   ∴ 7 24nc n  .
类型二 等差数列二次型数列取交集数列问题
典例 2 已知数列{ na }通项公式 7 2na n  数列{ nb }通项公式 2
nb n .数列{ na }{ nb }
中相项序排列作数列{ nc }数列 nc 通项公式____.
答案










 




 

偶数
奇数
nn
nn
Cn 2
2
2
67
2
17
解析解:设 227 mn  考察 m 模 7 余数问题
kkkkkkkm 7172737475767  时验证: 3747  kkm 时存满足条件 n 存
{ nc }中项目次: 3125241817111043 bbbbbbbbb
求数列{ nc }通项公式:










 




 

偶数
奇数
nn
nn
Cn 2
2
2
67
2
17
类型三 等差数列指数型数列取交集数列问题
典例 3 已知数列{ }na { }nb 通项公式分 3 19na n  2n
nb  { }na { }nb 中公项
序排列构成新数列记{ }nc
(1)试写出 1c 2c 3c 4c 值纳数列{ }nc 通项公式
(2)证明(1)猜想结
答案(1) 2 12 n
nc  (2)见解析
解析解:(1) 1
1 1 7 2c b a   3
2 3 9 2c b a   5
3 5 17 2c b a   7
4 7 48 2c b a  
纳: 2 12 n
nc 
(2) n ma b 2 19 2 1 63 3
m m
n    
 (3 1) 16 3
m
n    二项式定理

0 1 1 1 2 2 2 1 1 13 3 ( 1) 3 ( 1) 3 ( 1) ( 1) 16 3
m m m m m m m
m m m m mC C C C Cn
              
 m 奇数时 n 整数解  2 1
2 1 2 n
n nc b 
 
模拟:
1 设数列{an}通项公式 12  nan 数列{bn}通项公式 bn=3n-2.集合 A
={x∣x=ann∈N*}B={x∣x=bnn∈N*}.集合 A∪B 中元素次排列构成数列 c1c2c3 …{cn}通项公式___________
答案












knn
knn
knn
cn
42
23
242
3
122
13
解析解: 561)23(223  kka k 361)13(213  kka k
161323  kka k 2312 562)12(3   kk akkb
Akkb k  262232
kkkkk ababa 32131223   321k
)(34  Nkkn 时 56  kcn 24  kn )(  Nk
36  kcn )(14  Nkkn 时 26  kcn
)(4  Nkkn 时 16  kcn
 nc 通项公式











knk
knk
knk
knk
cn
416
1426
2436
3456













knn
knn
knn
cn
42
23
242
3
122
13
2 已知项均正数等差数列{ }na 公差 d 等 0设 1 3 ka a a 公 q 等数列{ }nb 前三项
(1) k7 1 2a 
(i)求数列{ }n na b 前 n 项 Tn
(ii)数列{ }na { }nb 相项掉剩项次构成新数列{ }nc 设前 n 项 Sn求
2 1 1 *
2 1 2 3 2 ( 2 )n
n n
nS n n N 
       值
(2)存 m>k *m N 1 3 k ma a a a 成等数列求证 k 奇数答案(1) (i) 12n
nT n   (ii)1(2)见解析
解析
(1) 7k  1 3 7 a a a 成等数列 na 公差 0d  等差数列
   2
1 1 12 6a d a a d   整理 1 2a d 1 2a  1d 
1 1 2b a  32 1
1 1 1
2 2ab a dq b a a
      1
1 11 1 2n n
n na a n d n b b q        
①错位相减法方法求 n na b 前 n 项 12n
nT n  
1 新数列{ }nc 前 2 1n n  项数列  na 前 2 1n  项减数列  nb 前 n 项
1
2 1
(2 1)(2 2 ) 2(2 1) (2 1)(2 1)2 2 1n
n n n
n n
nS 
 
      
2 1 1 *
2 1 2 3 2 ( 2 )n
n n
nS n n N 
       1.
(2) dkaada ))1(()2( 11
2
1  整理 )5(4 1
2  kdad
0d
4
)5(1  kad 3 1
1 1
2 3
2
a a d kq a a
   
存 m>km∈N* 1 3 k ma a a a 成等数列
3
1
3
1 2
3



  kaqaam
正项等差数列{an}中
4
)5)(1()1( 1
11
 kmaadmaam

3
1
1
1 2
3
4
)5)(1( 



  kakmaa 01 a   32 4 ( 1)( 5) ( 3)m k k    
 2 4 ( 1)( 5)m k   偶数 3( 3)k  偶数 3k 偶数 k 奇数
3 设 1 2 na a a 项均零等差数列 ( 4)n  公差 0d  数列删某项数
列(原序)等数列
① 4n  时求 1a
d
数值②求 n 值
(2)求证:定正整数 ( 4)n  存项公差零等差数列 1 2 nb b b 中
意三项(原序)组成等数列答案(1) ① 1 4a
d
 1 1a
d
 ② 4n  (2)见解析
解析题考查等差数列等数列综合应
(1)① n4 时 1 2 3 4 a a a a 中删首项末项否等差数列中连续三项成等数列推出
d0
删 2a 2
3 1 4a a a  2
1 1 1( 2 ) ( 3 )a d a a d    化简 1 4 0a d  1 4a
d

删 3a 2
2 1 4a a a  2
1 1 1( ) ( 3 )a d a a d    化简 1 0a d  1 1a
d

综 1 4a
d
 1 1a
d

② n5 时 1 2 3 4 5 a a a a a 中样删 1 2 4 5 a a a a 否出现连续三项
删 3a 1 5 2 4a a a a   1 1 1 1( 4 ) ( ) ( 3 )a a d a d a d     化简 23 0d  0d 3a

n≥6 时存样等差数列事实数列 1 2 3 2 1 n n na a a a a a  中删首项末
项删 2a 必 1 3 2n na a a a    0d 矛盾样删 1na  1 3 2n na a a a    0d
矛盾删 3 2 na a  中意必 1 2 1n na a a a    0d 矛盾(者说: n≥6 时删
项剩余项中必连续三项)综述 4n 
(2)假设某正整数 n存公差 d n 项等差数列 nbbb 21 中 1 1 1 x y zb b b  
( 0 1x y z n     )意三项成等数列 2
1 1 1y x zb b b    2
1 1 1( ) ( ) ( )b yd b xd b zd    
化简 2 2
1( ) ( 2 )y xz d x z y b d    (*)
1 0b d  知 2y xz 2x z y  时 0 时 0
2y xz 2x z y  时 0 时 x y z  题设矛盾
2y xz 2x z y  时 0(*)
2
1
2
b y xz
d x z y
  
0 1x y z n     xyz 整数式右边理数 1b
d
理数
意正整数 )4( nn 1b
d
理数相应数列满足题意求数列
例 n 项数列 11 2 1 2 2 ……1 ( 1) 2n  满足求
4数列{ }na 中 1 1a  意 k N  2 1 2 2 1 k k ka a a  成等数列公kq 2 2 1 2 2 k k ka a a  成等差数列公差 kd 设 1
1k
k
b q
 
(1) 1 2d  求 2a 值
(2)求证:数列 kb 等差数列
(3) 1 2q  设
1
n
n
n
bc b 
 否存 m k  2 k m k m  *N≥ 1c mc kc 成等数列.存
求出符合条件 m k 值存请说明理.
答案(1) 2 2a  2 1a   (2)见解析(3) 2m  8k 
解析解:(1)∵ 1 2d  ∴ 3 2 2a a  2
2 31a a 
解 2 2a  2 1a  
(2)∵ 2 2 1 2 2 k k ka a a  成等差数列 ∴ 2 1 2 2 22 k k ka a a  
2 1
2 2 2 2 1 1k
k k k k
k
aa a a qq

     1
1 2k
k
qq   1
11 k
k
k
qq q
 

1
1 1 11 1 1
k
k k k
q
q q q
    

1
1 1 11 1k kq q
  
1 1k kb b  
数列 kb 公差 1 等差数列
(3) 1 2q  1
1
1 11b q
 
1 ( 1) 1nb n n    

1 1
n
n
n
b nc b n
   1
1 2 1 1m k
m kc c cm k
   

假设存 m k  2 k m k m  *N≥ 1c mc kc 成等数列
2
1m kc c c
2 1
1 2 1
m k
m k
      

整理
2
2
2
2 1
mk m m
   

0k  2 2 1 0m m    .
解1 2 1 2m    .
2m m *N≥ 2m  时 8k  .
存 2m  8k  1c mc kc 成等数列.
5 数列{ }na 中 1 1a  意 *k N 12212  kkk aaa 成等数列公 kq (1) )(2 *Nkqk  求 1 3 5 2 1 ka a a a    
(2)意 *k N ka2 12 ka 22 ka 成等差数列公差 kd 设 1
1k
k
b q
 
① 求证: kb 成等差数列指出公差
② 21 d 试求数列{ }kd 前 k 项 kD
答案(1) 1 (4 1)3
k  (2)①见解析② ( 3)
2k
k kD  22kD k
解析解:(1) 2kq  2 1
2 1
4k
k
a
a


 1 3 5 2 1 ka a a a  首项 1公 4 等数列
1 3 5 2 1
1 4 1 (4 1)1 4 3
k
k
ka a a a 
     
(2) ① 2 2 1 2 2 k k ka a a  成等差数列 2 1 2 2 22 k k ka a a  
2 1
2 2 2 2 1 1k
k k k k
k
aa a a qq

     1
1 2k
k
qq   1
11 k
k
k
qq q
 

1
1 1 11 1 1
k
k k k
q
q q q
    
1
1 1 11 1k kq q
   1 1k kb b  
 kb 等差数列公差 1
② 1 2d  3 2 2a a  2
2 3 21 2a a a    解 2 2a  2 1a  
(ⅰ) 2 2a  时 1 2q  1 1b  1 ( 1) 1kb k k     1
1k
kq

1
k
kq k

2
2 1
2
2 1
( 1)k
k
a k
a k



2 1 2 1 3
2 1 1
2 1 2 3 1
k k
k
k k
a a aa aa a a
 

 
   
2 2 2
2
2 2 2
( 1) 2 1 ( 1)( 1) 1
k k kk k
     

2
2 1
2
( 1) ( 1)1
k
k
k
a ka k kkq
k
     2 1 2 1k k kd a a k    ( 3)
2k
k kD (ⅱ) 2 1a   时 1 1q   1
1
2b   1 3( 1) 12 2kb k k       1 3
1 2k
kq
 

1
2
3
2
k
k
q
k




2 1 2 1 3
2 1 1
2 1 2 3 1
k k
k
k k
a a aa aa a a
 

 
   
2 2 2
2
2 2 2
1 3 1( ) ( ) ( ) 12 2 2 1 4( )3 5 1 2( ) ( ) ( )2 2 2
k k
k
k k
 
     
  

2 1
2 (2 1)(2 3)k
k
k
aa k kq
    2 1 2 4 2k k kd a a k    22kD k
综述 ( 3)
2k
k kD  22kD k
6 数列 na 项均正数意 *n N 存 *k N 2
2n k n n ka a a   成立称数列 na
kJ 型数列
(1)数列 na 2J 型数列 2 88 1a a  求 2na
(2)数列 na 3J 型数列 4J 型数列证明:数列 na 等数列
答案(1)   4
1
2 2
1
2
n
n
na a q

  (2)见解析
解析解:(1)题意 2a 4a 6a 8a …成等数列公  1
38
2
1
2
aq a    4
1
2 2
1
2
n
n
na a q

  .
(2)证明:{ na } 4J 型数列
1a 5a 9a 13a 17a 21a …成等数列设公t
{ na } 3J 型数列
1a 4a 7a 10a 13a …成等数列设公 1
2a 5a 8a 11a 14a …成等数列设公 2
3a 6a 9a 12a 15a …成等数列设公 3
4 313
1
1
a ta   4 317
2
5
a ta   4 321
3
9
a ta   .
1 2 3    妨记 1 2 3     
4
3t  .
 (3 2) 11 3
3 2 1 1
kk
ka a a 
 
    2 (3 1) 12 2 33
3 1 5 1 1 1
kkk k
ka a a t a a   
  
    
 1 3 13 2 3 33
3 9 1 1 1
kkk k
ka a a t a a   
    
  13
1
n
na a 

 { na }等数列.
7 设 M 部分正整数组成集合数列 }{ na 首项 11 a 前 n 项 nS 已知意整数 k M
n k 时 )(2 knknkn SSSS   成立.
(1)设 {1}M  22 a 求 5a 值
(2)设 {34}M  求数列 }{ na 通项公式
答案(1)8 (2) 2 1na n 
解析解:(1)题设 1 1 12 2( )n n nn S S S S    时 1 1 1( ) ( ) 2n n n nS S S S S    
1 1 2 22 2 2 2 2( 2) 2 2n n na a a a n a a n n           时 5a 值 8
(2)题设知 {34} 2 2n k n k n kk M n k S S S       时S
1 1 12 2n k n k n kS S S S       两式相减
1 1 1 1 1 1 12 n k n k n n k n k n n k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  
6 3 3 68 n n n n nn a a a a a    时 成等差数列 6 2 2 6 n n n na a a a    成等差数列
8n  时 3 3 6 62 n n n n na a a a a       (*)
6 6 2 2 2 2 8 2n n n n n n na a a a n a a a           时
2 2 3 1 1 3 9 n n n n n n n na a a a n a a a a         时 成等差数列
3 3 1 1n n n na a a a     
(*)式知 1 1 1 12 n n n n n n na a a a a a a       
9n  时设 1n nd a a  
2 8 6 8m m   时 (*)式知 6 122 m m ma a a  
7 1 132 m m ma a a   
7 6 1 13 122( ) ( )m m m m m ma a a a a a         1 2 m ma a d d d     1n na a d   意 2n  成立 2 2 ( {34})n k n k k kS S S S k     知
3 4( ) ( ) 2 9 2 16 2n k n n n k kS S S S S d S d S      
解 4 2 1
7 3 2 2 2
da d a d a  
数列{ }na 等差数列 1 1 2a d 知
数列{ }na 通项公式 2 1na n 

《香当网》用户分享的内容,不代表《香当网》观点或立场,请自行判断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该内容是文档的文本内容,更好的格式请下载文档

下载文档,方便阅读与编辑

文档的实际排版效果,会与网站的显示效果略有不同!!

需要 15 香币 [ 分享文档获得香币 ]

下载文档

相关文档

高考数学难点突破_难点14__数列综合应用问题

难点14 数列综合应用问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在解答题中,有关数列的试题出现的频率较高,不仅可与函数、方程、不等式、复数相联系,而且还与三角、立体几何密切相关;数列作为特殊的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增长率,减薄率,银行信贷,浓度匹配,养老保险,圆钢堆垒等问题.这就要求同学们除熟练运用有关概念式外,还要善于观察题设的特征,联想有关数学知识和方法,迅速确定解题的方向,以提高解数列题的

j***w 11年前 上传521   0

高考数学数列大题训练50题

高考数学数列大题训练50题1 .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满足,.(1)求{}的通项公式; (2)求和Tn =.2 .已知数列,a1=1,点在直线上.(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函数,求函数最小值.3 .已知函数 (a,b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P(1,)和Q(4,8)(1) 求函数的解析式;(2) 记an=log2,n是正整数,是数列{an}的前n项和,求的最小值。4 .已知y=

z***u 1年前 上传335   0

高考数学难点突破_难点12__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运用

难点12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运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是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引申.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解题,往往可以回避求其首项和公差或公比,使问题得到整体地解决,能够在运算时达到运算灵活,方便快捷的目的,故一直受到重视.高考中也一直重点考查这部分内容.●难点磁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的和为30,前2m项的和为100,求它的前3m项的

g***0 10年前 上传528   0

高考数列专题练习(汇总)

 数列综合题1.已知等差数列满足:,,的前n项和为. (Ⅰ)求及; (Ⅱ)令bn=(),求数列的前n项和。2.已知递增的等比数列满足是的等差中项。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是数列的前项和,求 3.等比数列为递增数列,且,数列(n∈N※)(1)求数列的前项和;(2),求使成立的最小值.4.已

花***0 2年前 上传393   0

第六章 高考专题突破三 高考中的数列问题

高考专题突破三 高考中的数列问题考试要求 1.熟练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掌握非等差数列、非等比数列求和的几种常见方法.3.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4.能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发现等差、等比关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数列求和的几种常用方法1.公式法直接利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和.(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na1+d.(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

蓝郎梦 8个月前 上传185   1

高考数学难点突破_难点13__数列的通项与求和

难点13 数列的通项与求和数列是函数概念的继续和延伸,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都可以看作项数n的函数,是函数思想在数列中的应用.数列以通项为纲,数列的问题,最终归结为对数列通项的研究,而数列的前n项和Sn可视为数列{Sn}的通项。通项及求和是数列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与数列极限及数学归纳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高考对数列问题考查中的热点,本点的动态函数观点解决有关问题,为其提供行之

k***o 11年前 上传534   0

2019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数列课件及练习

2019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数列课件及练习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问题 1.(2018江苏溧水中学月考)等差数列{an}前9项的和等于前4项的和,若a1=1,ak+a4=0,则k=    .  2.(2018江苏苏州高三上学期期中)已知在等比数列{an}中,a3=2,a4a6=16,则(a_7 “-“ a_9)/(a_3 “-“ a_5 )=    .  3.(2018江苏南

焦***宝 5年前 上传1329   0

2015高考数学(理)真题分类解析——专题06 数列

1.【2015高考重庆,理2】在等差数列中,若=4,=2,则=    (  )A、-1 B、0 C、1 D、6【答案】B【解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得,选B.【考点定位】本题属于数列的问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等差数列的性质.【名师点晴】本题可以直接利用等差数列

s***i 12年前 上传598   0

高考二轮复习数学理配套讲义7 数列

1.等差、等比数列基本量和性质的考查是高考热点,经常以小题形式出现。2.数列求和及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的综合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j***8 3年前 上传486   0

2015高考数学(文)真题分类解析——专题06 数列

1.【2015高考新课标1,文7】已知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为的前项和,若,则( ) (A) (B) (C) (D)【答案】B【解析】∵公差,,∴,解得=,∴,故选B.【考点定位】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名师点睛】解等差数列问题关键在于熟记等差数列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利用方程思想和公式列出关于首项与公差

m***8 9年前 上传568   0

高考政治-评价类问题高考题集锦

2018年全国I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

高***了 4年前 上传908   0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17递推数列与数列求和

理科数学历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附答案解析之17递推数列与数列求和

藤***孩 4年前 上传568   0

高考数学题库精选核心考点大冲关专题演练20 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数列求和

考点20 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数列求和【考点分类】热点一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理科】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______.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Ⅰ) 求的值;(Ⅱ)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Ⅲ) 证明:对一切正整数,有.

3***3 12年前 上传658   0

高考资料——01元素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在中考试题中,占的比重最大,这部分知识具有易懂、好学、难记、难用等特点。这部分主要是从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用途、检验等方面来介绍每一种物质和每一类物质,相互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复习思路如下:   主要抓住“性质”这个核心,把握内在的联系,就可以更全面、深入、清晰地认识物质。  复习这部分知识首先最好是找出分散在各章节中的重要代表

n***2 12年前 上传589   0

2021届高考作文课堂:《山海情》中的高考元素

23集的《山海情》追完了,意犹未尽,又看了若干的评述性文字,大致了解了剧情之外的一些事儿。首先,《山海情》是一篇标准的命题作文。创作团队领受的任务,只有“扶贫”这一宏大主题和“平民视角、中国元素、国际表达”的整体性要求。

3***猪 3年前 上传589   0

文科数学2010-2019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专题六 数列 第十七讲 递推数列与数列求和—后附解析答案

专题六数列第十七讲 递推数列与数列求和2019年 1.(2019江苏20)定义首项为1且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为“M-数列”.(1)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求证:数列{an}为“M-数列”;(2)已知数列{bn}满足:,其中Sn为数列{bn}的前n项和.①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②设m为正整数,若存在“M-数列”{cn},对任意正整数k,当k≤m时,都有成立,求m的最大值.

橘子小小 4年前 上传657   0

2013年高考数学压轴题突破训练-数列(含详解)

高考数学压轴题突破训练:数列1. 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每相邻两项,分别为方程,(是正整数)的两根. w(1)求的通项公式;(2)求之和;(3)对于以上的数列{an}和{cn},整数981是否为数列{}中的项?若是,则求出相应的项数;若不是,则说明理由.2.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坐标原点,其导函数为,数列的前n项和为,点均在函数的图像上.(Ⅰ)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

f***飞 10年前 上传543   0

考点6数列——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易错题提升练

【新课标全国卷理数】考点6 数列—202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易错题提升练【易错点分析】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2.等差中项公式:.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4.等差数列的性质: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是的前n项和.(1)若,则有.(2)等差数列的单调性:当时,是递增函数;当时,是递减函数;当时,是常数列.(3)若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4)若是等差数

天***猩 2个月前 上传84   0

2019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数列课件及练习(两组试卷)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问题 1.等差数列{an}前9项的和等于前4项的和,若a1=1,ak+a4=0,则k=    .  2.已知在等比数列{an}中,a3=2,a4a6=16,则(a_7 “-“ a_9)/(a_3 “-“ a_5 )=    .  3.(2018

焦***宝 5年前 上传1464   0

2010届高考物理复习难点突破9:弹簧类问题

难点9 弹簧类问题求解策略 在中学阶段,凡涉及的弹簧都不考虑其质量,称之为“轻弹簧“,是一种常见的理想化物理模型.弹簧类问题多为综合性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要求的能力较高,是高考的难点之一.●难点展台1.(★★★★)如图9-1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

d***1 10年前 上传434   0

数列

1. 数列基本问题(一)基础小题1. 在正项等比数列中,为其前项和,,,则 . 2. 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a3 = 4,a7 =,则a4 + a6 = .或 - 11-4. 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1 = 2,a2 + a3 = 13,则a4 + a5 + a6 = ____.11-5. 正项等比数列{an}的前n项积为Tn, 且= 32,则

千***明 12年前 上传460   0

数列

1. 已知数列是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数列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Ⅰ)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求整数的值;(Ⅱ)在(Ⅰ)的条件下,试问数列中是否存在一项,使得恰好可以表示为该数列中连续项的和?请说明理由;(Ⅲ)若(其中,且()是()的约数),求证:数列中每一项都是数列中的项.解:(Ⅰ)由题意知,,所以由,得……3分解得,又为整数,所以………………………………………………

郭***蝈 10年前 上传466   0

高考卷 06湖南高考试卷 数学(文史类)

2006年湖南高考试卷 科目:数学(文史类)(试题卷)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封面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和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如下要求答题:(1)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把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所在方框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2)

小***库 3年前 上传645   0

初中数学复习专题:求数列通项方法汇总

5.1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总结<教师备案>.已知数列的递推公式,求取其通项公式是数列中一类常见的题型,这类题型如果单纯的看某一个具体的题目,它的求解方法是灵活多变的,构造的技巧性也很强,但是此类题目也有很强的规律性,存在着解决问题的通法,本讲就高中数学中常见的几类题型从解决通法上做一总结,方便于学生学习,不涉及具体某一题目的独特解法与技巧..教师在上课时需要注

小***库 3年前 上传610   0

高考成语复习归类

第一类望文生义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王***9 4年前 上传71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