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home doc ppt pdf
请输入搜索内容

热门搜索

年终总结个人简历事迹材料租赁合同演讲稿项目管理职场社交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长方体的认识|北师大版(2014秋)

文***7

贡献于2019-06-03

字数:2227

长方体认识
叶燕萍
教学容:北师版学数学教材五年级册第1113页
教学目标:
1通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学生知道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长宽高(棱长)含义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基特征理解间关系
2学生操作活动中历探究全程通合作学进步积累探索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力
3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实际生活联系感受价值增强数学学兴趣学数学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特征长方体正方体间关系
教学难点:通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特征
教学程
问题导入
1课件出示:学面图形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梯形
出示课件(课11页)师:图中砖什形状(长方体)魔方形状呢?(正方体)
长方体正方体立体图形画长方体正方体时见棱虚线表示
2生活中见物体形状长方体正方体?(生汇报)
师:刚家说物体高矮样什说长方体正方体呢?底什特征?节课起探究长方体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整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
1师:先认识长方体部分名称:请出准备长方体手摸摸长方体面什发现?()
课件:围成长方体面图形作长方体面
2手摸摸长方体两面相交方什感觉?感觉直条线段师指出:面面相交边做棱(板书:棱)
3摸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方什感觉?感尖扎手师指出:棱棱相交点做顶点(板书:顶点)数数长方体(8)顶点
师:请摸出正方体面棱顶点数数正方体(8)顶点
(二)动手实践探究长方体特征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现请组通观察动手操作寻找长方体正方体特点完成课11页表格组效率高开始吧
师:长方体( )面说说样数出?面什形状?面完全相?说说样知道?长方体( )条棱说说样数出?棱长度相等?样知道?
2.师:刚组认真效完成学务组愿意全班学交流发现?学补充纠正质疑
(1)认识长方体面.
数数:长方体(6)面6面?(  )组相面分面( )面( )面( )面( )面(  )面
找找:长方体面(长方)形(两)相面正方形余( )面长方形
量量:面完全相等?长方体相面长宽分( )长方体相面形状( )( )
  纳:读遍:长方体6面面长方形(特殊情况两相面正方形)相面形状完全相
  (2)认识长方体棱:
数数长方体( )条棱
②量量:动手量量条棱长度棱长度相等?(什规律?)分( )组组中( )条棱长度相等
量量长方体中相交顶点三条棱长度相等(相等)三条棱分作长方体长宽高
师:般底面较长条棱作长较短条棱作宽垂直底面棱作高
长方体说摆放方式应长宽高
出教具变换摆放方式说出长宽高少
师:长方体12条棱分4条长4条宽4条高组成
师:没特殊情况:长方体12条棱8条棱长度相等(学生着长方体物品展示全班学)
师:特殊长方体8条棱长度相等前面提两相面正方形
读概念第5
(三)观察正方体寻找正方体特点:
师:探究长方体特征谁说说正方体特征呢?
正方体( )顶点正方体( )面面( )形面积相等12条棱棱长度( )
师:面请学根刚组汇报结果结合学具理解中熟背特征谁规定时间记(出示课件表格)
(四)长方体正方体关系
师:正方形成4条边相等长方形正方形特殊长方形正方体特殊长方体?()
生:正方体具长方体切特征正方体特征长方体没全部拥
师:出示课件长方体长宽高相等时成正方体正方体成长宽高相等特殊长方体
(五)长方体正方体棱长总计算方法
师:想知道做长方体框架需长木条(出示教具课件)长方体部分关?(棱长)需量出条棱长度什?样求总棱长?(板书)
长方体棱长总长×4+宽×4+高×4先算组长宽高4
(长+宽+高)×4
正方体棱长总棱长×12
三巩固练.  
1铁丝焊成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长方体框架少需铁丝少厘米?
2正方体棱长8厘米棱长总少厘米
3课13页第5题:面长方体面面积填表中
4判断题
四结:节课收获什?
文档香网(httpswwwxiangdangnet)户传

《香当网》用户分享的内容,不代表《香当网》观点或立场,请自行判断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该内容是文档的文本内容,更好的格式请下载文档

下载文档,方便阅读与编辑

文档的实际排版效果,会与网站的显示效果略有不同!!

需要 10 香币 [ 分享文档获得香币 ]

该文档为用户出售和定价!

购买文档

相关文档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长方体的认识|北师大版(2014秋)

长方体的认识 叶燕萍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1-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

文***7 5年前 上传856   0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北师大版(2014秋)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习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 2.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分析、合作等能力,渗透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3. 培养空间观念和团结合作精神。 学习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

文***7 5年前 上传928   0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 长方体的认识|北师大版(2014秋)

五年级数学(下)新课程有效教学导学案 审核人签字: 授课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任课 教师 段 伟 课型 问题解决课 课时 2 授课 时间 设计 理念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 目标 1、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力。 2、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

文***7 5年前 上传853   0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 长方体的认识|北师大版(2014秋) (1)

靖师附小“三段五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课型 新授 备课教师 任树林 小组评价: 组长 审批 时间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文***7 5年前 上传855   0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 长方体的认识|北师大版(2014秋) (2)

龙川第一实验学校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二单元第1节《长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时间: 学生姓名: 班级: 评价: 【学习目标】 1、认识长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 2、认识长方体,

文***7 5年前 上传767   0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长方体的认识》人教版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2)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启发学生运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探究长方体的有关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空间观念

5***蛇 2年前 上传386   0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下《2.1长方体的认识》word教案 (8)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能力目标: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教学方法:师生共

文***7 4年前 上传724   0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下《2.1长方体的认识》word教案 (9)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13-15页“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长方体、郑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分析、合作等能力,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3.培养空间观念和团结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

文***7 4年前 上传878   0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下《2.1长方体的认识》word教案 (7)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能力目标: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教学方法:师生共

文***7 4年前 上传636   0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比的意义| 北京版(2014 秋)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原有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达成新课改的目标,学科整合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只有在各门学科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才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以外的东西——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

文***7 4年前 上传881   0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3 长方体的表面积|北师大版(2014秋)

 《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学案设计 课 题 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学习的动机主要是直接动机为主,认知水平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逻辑滚动的,并且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并已经学会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和实际

文***7 5年前 上传892   0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难点:经历观察、操作

福***园 1年前 上传248   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2014秋) (12)

第 六 单元 项目 教案内容 二次备课 (必须手写) 课 题 认识角 课 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科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 (2)结合操作活动,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2.同时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知识点:认识角 2.相关知识:认识图形

文***7 5年前 上传912   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2014秋) (2)

《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长春市绿园区雷锋小学 冯春荣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时间,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直观操作活动,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 建立角的概念,能借助三角板画出一个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

文***7 5年前 上传1025   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认识直角》北师大版(2014秋)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了一道例题,首先引导学生通过从正方形纸片、纸工袋、三角尺上抽象出直角,观察直角的图形,认识直角标注符号,从而逐步认识直角。并将抽象出的三个直角按不同位置摆放,让学生正确感知直角。接着指导学生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出直角,并通过比较折出的角和直尺上直角的大小来地出结论: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接着学会利用已有的直角判断其他角是不是直角。同时能够找出身边的直角

文***7 5年前 上传1362   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2014秋) (3)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 念,发展创新思维。 2、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

文***7 5年前 上传944   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认识直角》北师大版(2014秋)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69页70页 知识点: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在物体的表面找出直角,能区分直角、锐角与钝角。在教学中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实物和抽象图形的转换中,在比、折、找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感受、思考,从而把握概念的本质,建立起清晰的空间观念。 教材简析: 教材选取了三个学生身边的生活物品——教科书,黑板,三角板,用红

文***7 5年前 上传960   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认识直角》北师大版(2014秋) (5)

认识直角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执教人:汪茂庆) 教材简析: 教科书首先呈现三个学生身边的生活物品——教科书、黑板、三角板,用红线在三个物品上描出直角,并向学生介绍“这些都是直角”。这个过程即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直角的过程,是直观认识直角的活动之一。在直观认识直角的基础上,教科书安排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通过辨认活动加强对直角的认识,第二个问题借助直角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第三

文***7 5年前 上传840   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2014秋) (14)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P62~64 教材分析: 《认识角》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七章一课时的内容。本课的教学顺序是按照“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并辨认图形—做角并认识角的大小--体会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在学生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通过找角—摸角—画角认识角的形状以及角各部分的名称;然后通过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做

文***7 5年前 上传1121   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2014秋) (10)

《认识角》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教材6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从物体表面的角抽象出数学图形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符号、读法、记法。 2、通过让学生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活动角,在玩角的过程中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在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合作中培养协作精神,培

文***7 5年前 上传1033   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2014秋) (9)

认识角 教学内容: 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P67~68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通过观察、操作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特征。 2、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判断角、做角。 3、  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活动、学会与人合作,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4、  在生活中找角,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比较。

文***7 5年前 上传880   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2014秋) (11)

“认识角”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文***7 5年前 上传846   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2014秋)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62—6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并能比较角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有关角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在动手操作中探索角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同时激发他们探究数学知识的

文***7 5年前 上传898   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2014秋) (5)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 认识角》教学设计 东城逸夫小学 李化莉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2,63页《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

文***7 5年前 上传895   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认识直角》北师大版(2014秋) (2)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在认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直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去判断直角。 2. 能力目标:在认识直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判断直角的过程中养成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直角的特征;会画

文***7 5年前 上传90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