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home doc ppt pdf
请输入搜索内容

热门搜索

年终总结个人简历事迹材料租赁合同演讲稿项目管理职场社交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1)

文***7

贡献于2020-09-08

字数:2991



教学基信息
课题
计算时间
否属
方课程校课程

学科
数学
学段: 第学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
领域
数代数
教材
书名: 数学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

教学设计参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光辉
谷区第学
13811948358
实施者
光辉
谷区第学
13811948358
指导者
王海芝
谷教育研修中心
13693129366
课件制作者
光辉
谷区第学
13811948358
参者






指导思想理
计算时间属数代数领域常见量部分容计算时间实24时记时法认识学部分容时善利直观模型抽象数学知识变直观形象时直观模型成种数学工具帮助学生数学学方法面新问题时章循法










教学背景分析
普通记时法表述时刻
利数线图帮助理解
北京版
教版
教材分析:计算时间时分秒24时记时法基础进行学学生然实际生活中感性认识验缺乏清晰认识数学思考程教材北京版教版实际情境出发助情境理解时间表述时刻两版教材普通记时法目次巩固24时记时法认识计算方法两教材呈现两种方法北京版语言描述法数线描述法教版直观观察法数线描述法样编排蕴含着两层意思学生采方法解决问题:口头表达思路算术方法计算二会利数线图模型理解时间













学生分析:学生时分秒认识剩少?刚刚学完24时记时法理解什程度呢?带着样问题三(7)班38名学进行前测
题目1:24时记时法表示面时刻?
午830 ____________ 午115 ____________ 晚945____________
调研结果:正确率895错误类型:午830转化成2030
题目2:写出钟面表示时刻?



调研结果:

730
1930
7301930
数(百分)
19(50)
16(421)
1(26)

题目3:知道午900午200长时间?想法记录
调研结果:







结果分析:调研结果出三年级学生24时记时法表示方法改写方法较清晰题目中运知识时知识学生没理解透彻时间单位较抽象计量单位学生时刻时间含义混淆课教学时首先区分时刻时间含义学生通观察钟面直观演示直观观察算式数线图应起理解时间

教学方式:探究展示交流
技术准备:ppt课件


教学目标(容框架)
教学目标:
1探究简单时间计算方法进步发展推理力解决问题力
2区分时刻时间建立时间观念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时间基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掌握计算时间方法


教学流程示意(选项)
计算时间
复旧知铺垫新知
助情境探究新知
巩固应解决问题
计算分钟
计算整时
计算全天时间











教学程(文字描述)
复旧知铺垫新知
1师:日常生活中天会接触钟表时间






师:老师里两钟表读出钟表时间?



设计意图:24时记时法学计算时间必知识必帮助学生复24时记时法表示方法探究计算时间作铺垫

二助情境探究新知
1计算分钟
师:果明学校时间根两幅图提出数学问题?
(明家学校长时间)
师:需节课学知识——计算时间
预设:45-3015分钟
师:钟表验证
结:学够原学钟表知识解决天新问题真起
设计意图:计算分钟相简单目唤起学生钟表知识认识
2计算整时
师:生活中方时间幅图时间请读读
阳光菜店

营业时间
午 中午
8:00—1200





师:根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师:快知道答案?(12-84时)
师: 1284分表示什意思?
师:谁助钟表家说说?
设计意图:计算简单时间学生较困难设计整时整时时间跨越12时分解难点旨学生计算时间方法初步思路

3计算全天时间
师:菜店生意扩营业时间延长?
师:知道延长菜店天营业时间少?
学求:
①独立思考办法解决问题方法写
②组交流想法说组学听
全班汇报:
预设1:数出→数线图
预设2:助中午12时分段计算
预设3:转换成24时记时法计算
师:样道题学思考角度解决问题方法爱思考孩子果遇需计算时间问题想种方法?
设计意图:营业时间设计成前整零时间前整想学生方便利中午12时分段计算零想学生学会处理非整时时间解决问题时充分利钟表模型学生形象理解求时间思考方法钟面抽象数线模型学生进行建模

三拓展延伸巩固应
1生活中方需计算时间情况?知道中间时间什呢?

午740出发
午300回学校
2次秋游长时间?午300回学校





设计意图:学生说说生活中里计算时间情况感受数学生活中学知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


学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 课堂观察评价
2组互评
3课题评价


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课堂表现
听讲认真善思考敢发表见解敢提出质疑
听讲较认真老师提出问题会思考回答老师问题
听讲较认真回答简单问题
组活动
动参组活动组中明确务清晰表达组意见
动参组活动求完成组务
求完成组务
课练
独立完成练思路清晰书写规范结果正确
独立完成练结果正确
老师学帮助完成练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相特点(300500字数)
1善分散难点
计算简单时间学生说定难度教学中定易难先设计计算分钟题目学生计算进时间方法初步解接着设计计算整时时间学生会利中午12时进行分段计算两题目设计续计算全天营业时间做铺垫
2善利数线解决时间计算问题
数线模型够呈现原点单位长度正方条线条线点实数应课正助数线特点帮助学生学抽象数学知识学生数出段数数出时间抽象计算轻松


文档香网(httpswwwxiangdangnet)户传

《香当网》用户分享的内容,不代表《香当网》观点或立场,请自行判断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该内容是文档的文本内容,更好的格式请下载文档

下载文档,方便阅读与编辑

文档的实际排版效果,会与网站的显示效果略有不同!!

需要 10 香币 [ 分享文档获得香币 ]

该文档为用户出售和定价!

购买文档

相关文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2)

《24时记时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的某一时刻,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2.明确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特点,并能进行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渗透数形结合,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3.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合理安排作息,养成科学合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的好习惯。4.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24时记

文***7 4年前 上传493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24时计时法教案 教学目标:1、学生在初步感知两种计时法,掌握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特征,发现两种计时法互相转化的规律,能正确进行互化,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激活学生思维,发现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异同

文***7 4年前 上传558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6)

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2、 使学生理解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的转换。3、 使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认识24时计时法,能将两种计时法进行转化。一、 创设情境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钟表师:会认时间吗? 师:这是几点?——三点。师:通常这一会儿你都在干嘛呀?

文***7 4年前 上传447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4)

《24时计时法教案》24时计时法教案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认识24时记时法,能正确地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2经历自主探究过程,发现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联系与区别,能相互转换,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 3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1)对普通计时法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数学课堂上并没有接触过普通记时法,对于时段词使用不准确,且

文***7 4年前 上传481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3)

24时记时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创设现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情境,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掌握其特征,发现并归纳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转化规律,并能正确进行转化。2.过程与方法: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并通过动手转表盘体会24一天小时,在活泼、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发现特征、得出转化规律,在对比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的好处。从而锻炼学生的观

文***7 4年前 上传439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5)

24时记时法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遵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教师创设的现实情景,认识24时记时法,在探究、经历收集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的过程,了解了这一全新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学习中注意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之间交流,使学生共

文***7 4年前 上传391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7)

 《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 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发现并归纳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中表示时间的方法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并能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24时记时法,能正确用24时记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

文***7 4年前 上传518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除 法 北京版 (1)

 除 法 (分桃子)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通过“分桃子”,要求学生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在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接着,下册第一单元就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列竖式计算方法,学生很容易过度到新知识中。学情分析学校地处偏远农村,本班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尤其是理解能力特别不好。所以,为了使得学习内容形象、直观,为了便于学生容

文***7 3年前 上传593   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1 小数的初步认识 北京版 (1)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本节课通过两个课前小研究,让学生课前对小数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知道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的学习能力与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本节课的设置主要以三个环节为主:(1) 课前小研究一:学生对整数和分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分数,知道平均分,能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让学生通过分类,引

文***7 3年前 上传667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7)

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使认识24时计时法,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2.使学生理解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转换;初步感知计算一天中的经过时间。3.在实际问题中,体会24时计时法的应用价值,增强时间观念。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使认识24时计时法,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难点:使学

文***7 3年前 上传487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2)

经过时间一、教材分析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是京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24时计时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任务是通过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二、学生分析 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时间的内容,认识了时针、分针、秒针,知道了整时、半时的表示方法。三年级,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24时计时法,大多数学生对两者之间的转换也能正确书写,但也

文***7 3年前 上传484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3)

成长型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案教学内容24时计时法姓名李红霞教学时间2019.4.17师傅签字达成目标1、 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2、 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重难点重点: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难点: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课前准备活动单 多媒体

文***7 3年前 上传429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乘法 北京版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乘法 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估算方法。2、复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复习中培养学生自习审题、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梳理并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2)使学生能更熟练进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

文***7 3年前 上传665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除 法 北京版 (3)

口算除法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以及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在圈一圈、画一画、分一分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高计算能力。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以及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

文***7 3年前 上传555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千米的认识 北京版 (1)

千米的认识密云区第四小学 郑凤华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课前活动: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2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 步数。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

文***7 3年前 上传574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等量代换 北京版 (1)

等量代换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现实情境中的各种量的相等关系,能初步感受、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2. 在观察、操作、分析推理的过程中,明确等量可以进行代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3. 引导学生用不同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经理策略的形成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4. 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反思,感受等量代换在解决特定问题中的价值,

文***7 3年前 上传764   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时计时法 人教新课标

《二十四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24时计时法的产生过程,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会进行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换,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念 教学重难点: 1、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2、理解普通计时法换24时计时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钟面,任意拨一个时刻(11时) 师:钟面上

文***7 5年前 上传868   0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6单元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 教案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 在1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2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平时所说的晚上12时也就是新一天的开始,即凌晨0时,时针走一圈到中午12时,再走一圈又到了晚上12时,这时是一天的结束。也就是一天时针走了2圈,共24小时,因此1日=24时。 普通记时法:时针走到几时,就说几时,然后在前面加上“上午、下午、中午、晚上、凌晨”

文***7 1年前 上传262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 北京版

笔 算 乘 法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体验其计算方法的多样性。2.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观察、猜想、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3.问题解决:使学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增强应用意识。4.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养成

文***7 3年前 上传468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解决问题 北京版

教学内容:(含学科 课题 例题 知识点)解决问题 例1教学目标: 1、根据运算顺序掌握用脱式的方法计算两步试题,并能正确计算。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自主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准确列出综合算式。3、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借助示意图从问题入手分析解决问题,并能比较准确地表述。教学重点: 根据运算顺序掌握用脱式的方法计算两步试题,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培

文***7 3年前 上传754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合理搭配 北京版 (3)

《合理搭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发现总结有几种方法搭配。2.技能目标:在进行探索、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情感目标:能主动探究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搭配的过程,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文***7 3年前 上传518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角的初步认识 北京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科数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课型新授课时1教材分析《角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情分析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教学时,

文***7 3年前 上传549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 北京版 (4)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 解决问题—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数学学段: 中段年级三年级相关领域数与代数(数的运算))教材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年7 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由

文***7 3年前 上传615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合理搭配 北京版 (12)

“合理搭配”拓展课 导 学 案一、 学习内容“合理搭配”拓展课。二、 学情分析本课是作为“搭配问题”的一节拓展课,在孩子已经掌握有序排列的基础上,借助数学绘本《可否走停》为载体,以“逻辑推理”作为本课主要目标。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本课没有采用绘本书名作为课题,而是以“吊桥的故事”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另外,为了降低思维难度,对绘本进行了改编,增加了一座吊桥的故事情境。为了更方便孩子语言表达、

文***7 3年前 上传624   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等量代换 北京版 (6)

等 量 代 换一、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互动交流,操作体验,感知“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获得并积累“换”的经验。在触碰“等量代换”的过程里,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在尝试和互动交流中,获得思考和表达经验。2.在具体情境的学习过程里,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联系;在运用等量代换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里,感受等量代换的价值,培养学习兴趣;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中,学习尊重、倾听和对话,

文***7 3年前 上传580   0